top of page

【小組分享 : C2】 (2023年1月)

  • Writer: CBC
    CBC
  • Jan 27, 2023
  • 6 min read

Updated: Nov 12, 2023

今期的小組分享,原訂是C2組組員,但其中有幾個家庭相繼移居海外。思一及C2組由2022年7月起合併,變為C12組。相信大家也記掛這幾個家庭,所以特意邀請他們透過靈泉與大家分享他們的新生活和近況 ,也懇請兄姊繼續禱告記念每個海外家庭的需要。

麥志軒


大家好 ﹗我們一家來到英國已有兩個月,基本上日常生活習慣都適應了。小朋友也已上學一個月。在9、10月,我們都很忙碌。因為初來,有很多資料需要登記 (如︰水、電、煤、上網、醫療…等),加上當地人工作效率很低,亦會遺失已提交的資料,所以很多東西需要再重做 。每次提交資料後,我們便要主動打電話跟進,否則便沒有下文。所以,有時候每星期都好似重覆做同樣的東西,但又好像沒有做過什麼似的。這也是當地文化的一種,慢慢都習以為常。


因為沒有汽車作為代步,加上不熟識附近的交通,我們出入只是步行。假如要購買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我們需要步行約20分鐘;若接送小朋友上學、放學,單程大約30-45分鐘,來回都要接近2小時。由於當時天氣還不算最凍,所以這些步行也不算辛苦。在這段走路的時間,讓我們可以欣賞大自然呢。感謝神﹗我們有熟識的朋友住在附近,隨時可以互相幫助。當我們還未到達,他們已先為我們預備了一切。當我們第一天到達時,朋友還招待我們在家中吃飯。


現在已踏入12月,天氣開始轉冷,氣温將會驟降至零度或以下。我們已預備禦寒衣物、電氈作對抗,能讓身體不會倒下並適應過來。目前我們已有車作代步,出入也很方便,亦減少身體長時間暴露在寒冷天氣中。這裡有病去看醫生也不容易,就算跟醫生見面後,他們建議用自然療法痊癒,所以看了也不算很大幫助。雖然這裡比較悶,生活不算多姿多彩,天色下午已入黑,但是這裡有空間給我們去嘗試種植,讓小朋友親身體會植物怎樣來。目前小朋友也喜歡返學,適應了學校生活,亦認識同學,也明白老師說話,英文也進步了。另外我們也認識了新朋友,資訊也得到幫助。感恩在這新環境,我們並不感到孤單,願神繼續帶領。懇請繼續為我們以下事項禱告:


  1. 除了要渡過嚴寒,近日亦有很多不同病案上升 (如︰流感、甲型鏈球菌,猩紅熱),求神賜我們有健康的身體。

  2. 為我們一家預備合適的教會。

  3. 這裡找工作不容易,請為我找工作的方向禱告,求神帶領。

  4. 幫助阿仔開放自己的心,可以主動認識不同國籍的同學 (目前他只想認識香港人)。


祝願大會聖誕快樂﹗




鍾慰歡

蒙神恩典,我一家在2022年4月底順利移居美國。回想漫長的移民過程,由起初的自我主控而不得要領,心急如焚之際,神差派天使向我循循善誘,使我安靜下來觀看神的計劃和引領。這三年之久的等待,非但沒有浪費一絲時間,原來神為我的身心靈預備了一場目不暇給的旅程,遠超我的所想所求。神向我顯明,祂是我生命的主,祂命定的事必然成就,阿們! 話說回來,這半年的美國生活實在不易過。首先要適應沒有媽媽在身邊的日子,我常常會非常掛念她。感恩,媽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妥當,生活多姿多彩!然後要適應地域、氣候、飲食、語言、生活文化、教會文化等等的差異,對於在香港生活如魚得水的我來說,實在有點吃力。感恩,志浩的公司早已為我們安排了臨時住處和車,當日一落機,有朋友來接機之餘還親手製作炒米粉給累壞了的我們。然後就是忙於搵學校,我們非常掙扎在應該選擇公立學校還是基督教學校(私校)。感恩,最後因為騫騫說很想繼續上聖經課,我們便不再猶豫了; 縱然經濟上需要有取捨。 然後,我們順利買了兩架車,然後租了一所鄰近學校的屋,而五分鐘車程內住有教會的朋友,他們是非常愛主並充滿愛心的一家人,把我們一家照顧得很好,哈哈。 從熱鬧非凡五彩繽紛的香港轉眼來到連烏蠅都飛得比香港慢的地方,要從新建立生活節奏比我想像中困難。兩夫婦好像回到新婚時期,有很多生活習慣上的調節,但多了兩位小朋友,問題更複雜了百倍,爭吵多了、磨擦多了、眼淚多了、向主禱告也多了。沒有媽媽在身邊,油煙多了、煮食多了、欣賞媽媽也多了。功課少了、課外活動少了;孩子輕鬆多了、笑容多了、創意也多了。朋友少了、去街少了、物慾也少了;時間多了、親自動手的也多了。即時的快樂少了、自我反思多了、與主也越來越親近了。 未來的日子仍然充滿挑戰,擔憂恐懼少不免,但神說:「我在。」主啊,願祢的旨意成就。阿們!

掛念基磐每一位兄姊,願大家天天都經歷由主耶穌而來的愛和喜樂!




Iris 林慧心


大家好,我叫Iris。我是1998年中學時代來到基磐浸信會,轉眼已20年有多,婚後一家四口繼續參與基磐的聚會。我們於2022年7月移居溫哥華。 多謝教會的邀請,讓我分享我移居溫哥華後的點滴。懷着對香港人和事都依依不捨的心情,踏上一個自己從未踏足過的地方,心裏既害怕,也有期待。 我們在溫哥華沒有親戚,只有兩三個朋友。朋友都很照顧我們,在我們初到埗時給予我們很多實際的幫助和建議。我們租住的地區交通便利,生活用品俱全,和香港很相似。因著對新地方的興奮心情,第一個星期過得還好。 可最難過的是第二、三星期,因為心裡非常掛念在香港的家人和朋友。溫哥華是港人移居的熱門地,香港人到處都是,不過茫茫人海應該如何找到真正的朋友? 大家都說教會是可能認識朋友的地方,可是因為我們沒有朋友介紹,教會暫時對我們來說都還是張張陌生的面孔,希望慢慢透過參加小組可以認識到主內兄姊。 八月有另一個朋友從香港移居溫哥華。趁著夏天日長夜短,晚上9時半才天黑,我們也購買了一輛二手車,可以周圍去認識這個新地方;加上八月有從美國和香港的朋友來探望我們,也有多年前移居溫哥華的基磐兄姊接待我們,久別重逢,深感溫暖。


九月我自己和小朋友都開學了。對了,我還沒有告訴大家,我是以國際學生的身份移居溫哥華,選修其中一所社區學院的文憑課程。感謝神在我自己和小朋友的學校,認識了我在溫哥華的第一班也是從香港來的朋友。因著大家背景相似,互相鼓勵和支持,特別感恩在我有需要的時候,朋友都很落意幫忙照顧我的兩位小朋友,讓我能專心考車、考試。 這裡的大專課程一點都不馬虎,日間上堂晚上溫習做功課,到10月中期考試、12月期終試,還有各科的group projects & presentations,每天都好充實,現已順利完成第一個學期。說到考車,我非常感恩在到埗三個月內考便到本地車牌。這裡地大物博,鐵路系統遠不及香港方便,秋冬落雨落雪更是不方便。 我兩個兒子爾德和爾正入讀本地小學,非常開心,上學有大量的戶外活動時間,著重閱讀,學習過程有趣又給予消化新知識的空間,沒有功課考試,小朋友和家長都沒有壓力,小朋友亦有很多時間發展興趣和建立新技能。 最大的挑戰就是遇上小朋友生病。時值流感高峰期,小朋友便首當其衝。當時我的丈夫在香港,我照顧兩位病倒的小朋友同時也要兼顧學業,這短短的10天令我身心俱疲。不過還是要感恩,老師和同學都體諒我的處境,給我鼓勵。 十一月尾,最令人期待的事情發生了:落雪! 我們一家都在香港土生土長,看見漫天飛雪很興奮,腳下的白雪軟綿綿像棉花球,樹木和建築物都舖上一層白雪,眼看之物都染成白色,小朋友玩雪球、雪橇這些新體驗都難能可貴。 來到新地方已有半年,基本生活都算定下來。這裡生活節奏較慢,空氣好,地方大。不過,這兒有好也有不好,我們最大的感受是︰沒有十全十美的地方,就看個人的選擇。惟有上帝是完美,願我們都放眼在上帝永恆的國度裡。

祝各位兄姊新年進步,主恩滿溢!



(左圖︰在雪山上遠眺身後的溫哥華Lower Mainland; 右圖︰溫哥華隨處可找到中式酒樓、亞洲美食)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