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事感言 陳儉欣執事 (2023年6月)
- CBC
- Jul 7, 2023
- 2 min read
Updated: Nov 12, 2023

過去幾年,感謝主讓我在執事的職分上有不同的學習,其中感受最特別的是出席安息禮或告別禮。
坦白說,以往年少時,自己未必太「喜歡」出席安息禮,一來始終這不是一件開心事,二來面對喪家的家人,實在感到詞窮,所以有時反而是帶著一份困惱及猶疑的心情出席。
但自從2016年年底我經歷了嫲嫲的安息禮後,我發現對這禮儀有另一番體會。
2016年11月25日嫲嫲被接回天家,12月19日舉行安息禮,翌日出殯禮。這段時間,自己因為不捨嫲嫲的離開,經歷了一段哀傷低沉的日子。安息禮當晚,我難過到一個地步我根本沒有心情理會誰來了。出殯禮結束,回家收拾物資,我看到弔唁冊上每個名字,讀到每一張慰問卡,收到每一封帛金,手機上的每一個信息等,對於那段日子的我,體會了這一切所帶來的安慰何等深刻、有力及治癒!後來,景騰跟我說:「在嫲嫲的安息禮上,我見到A君、B君、C君……他們的出席就夠了!」 我打從心裡認同他所說的。
「出席」(presence) 就是一份最有力的安慰!
自此之後,我學習:不論逝者是我認識或不認識的,我若能,也會盡力預留時間出席安息禮。在安息禮上聽著家人對逝者的懷緬,又或讀到逝者的生平經歷,我彷彿有機會速覽了逝者的一生。雖然有時未必認識逝者,但有機會參與他/她告別的一刻,那份感覺很特別。若逝者是信徒,我更有機會窺見上帝與各人生命「相遇」的美好,逝者在生命最後的最後仍在述說上帝的作為,這加添了我對上帝的敬畏,每次也教我反省該如何「活著」。
傳道者曾說:「往喪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必將這事放在心上。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傳道書7:2-4)
我仍然在體會傳道者所說的人生智慧,但參與安息禮/告別禮是一份榮幸及特別的服侍。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