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僕人心語 歐慧萍傳道 (2025年3月)
病使我想起什麼? 近這半年,沒有什麼病痛,感恩!可以行得走得!但這兩天,終於病倒了,休息了兩天。在病榻上,想著如有少少力氣,不如完成手頭上侍奉的預備。可是,神並不許,因身體還有疼痛,那就好好休息吧! 休息期間,觸發我想到兩件事: 獨居的長者,患病誰可照顧?...

CBC
Mar 272 min read
26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2025情人節 周健文傳道 (2025年2月)
今天是二零二五年二月十四日,星期五,情人節! 一位街坊帶了老同學,和來自廣州的契女來樂基舖探望我們。她們還帶來了一盒蛋糕請同工們品嚐。話盒打開不久,這位街坊即主動問我們:「樂基舖續約了沒有?」 談樂基舖續約應是兩日前,即十二日,星期三晚上。她知道這事,是因為光亮在十二日早上...

CBC
Mar 12 min read
24 views
0 comments


你心靈滿足嗎? 僕人心語 (楊主任 2025年1月份)
我常常記掛時下的世代,很想問他們「你心靈滿足嗎?」雖然香港是個繁榮的城市,孤單、人際關係緊張、溝通困難、社交恐懼等屢見不鮮。對比以往的年代,物質不及現在豐富,人情味卻較濃厚。人與人之間容易建立信任、結交朋友,真誠對話。現在人手一部手機,用文字多過說話表達,看視頻多過分享內心...

CBC
Jan 261 min read
11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聲---殷詠凱 (2024年12月)
上主日有個小朋友問:耶穌是否主後0001 年12月25日出世? 當他問這問題時,我未能立刻解答,回家整理資料後再回答他,也想把這資料和大家分享。首先我們要知道主前主後是怎樣定下來呢?是主後525年,基督教神學家狄奧尼修斯·伊希格斯建議將耶穌出生年定為紀元元年,以取代當時...

CBC
Dec 27, 20242 min read
18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周健文傳道 (2024年10月)
樂基舖的網絡 樂基舖工作的基礎是幾年前由派口罩給大角咀街坊,而積累下來的一班朋友。當然經過幾年時間,不是每個朋友都願意繼續來樂基舖玩。不過確實也有不少,今天仍然願意結交我們這些朋友! 留下來的這班老朋友,很明顯都非常信任我們!在過去一年的時間,他們不單自己出席樂基舖的活動,...

CBC
Nov 5, 20242 min read
10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煉出精金〉 殷詠凱傳道 (2024年9月)
「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二十三10) 今年報讀浸神的基督教生死教育課程,體會人活在世上有許多的痛,包括生理的痛、心理的痛、情感的痛、經濟的痛、靈性的痛、存在的痛。世人透過宗教、心靈治療、哲學、教育、藝術、科技等方法尋找答案和出路。...

CBC
Oct 8, 20242 min read
12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楊寶華主任 2024年8月份
「祂從一本做出萬族的人。」 (使徒行傳17章26) 在種族觀念和國家意識抬頭,人們彼此傾軋的情況裏,要和睦共處,無疑是緣木求魚 ; 但至少我們可以培養一種基督徒的情操,就是尊重接納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不再以懷疑的眼光彼此猜忌,我們要相信與我們有差異的人的悔改,並肯花時間不厭...

CBC
Aug 31, 20241 min read
20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歐慧萍傳道(2024年7月)
不作稱呼我主呀!我主呀的基督徒 有人問:「我已經每天讀聖經,逢週日來教會禮拜,又有返小組,有固定的團契生活,又在教會有固定的事奉崗位,返主日學研經,返早禱會,返教會的年日頗長,我是否一位成熟的基督徒?」 「成熟」的意思,是基督徒全人的生命,一切都以神為核心!...

CBC
Aug 6, 20242 min read
27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周健文傳道 (2024年6月)
耆樂無窮的街坊 這首打油詩的作者是一位參加耆樂無窮、信了主的街坊。除了作詩,他還親自把這首詩寫出來,再畫出樂基舖的外觀,作為整幅字的裝飾。其實,這位街坊不單寫了這首詩,還藉春聯、賀詞等等去表達自己對教會的心意。 耆樂無窮是去年七月才開始聚會的,至今快一年了!看著這位弟兄的墨...

CBC
Jul 11, 20242 min read
24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楊寶華主任 (2024年5月)
小心! 最近看新聞,AI (人工智能) 已發展到可以用一位名人的樣子、聲音或短片換上騙徒的說話,猶如是這名人說的來欺騙人,特首李家超先生就曾被人「深偽」。人工智能可以對人類有幫助,例如機械人可協助解決人手荒,但若被誤用就能引人墮入陷阱。這令我想到馬太福音24章耶穌說祂再要來...

CBC
Jun 2, 20241 min read
22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殷詠凱 (2024年4月份)
題目:學做樹洞,避免安慰人的說話變成涼薄的說話 近日網上瘋傳一幕患癌家屬被教徒安慰的沉痛經歷,當筆者看完後,有很多感受,不斷反思自己有沒有在安慰的時候的說話,變成傷害別人的說話。筆者是位理性人,當面對別人苦難時,往往走向分析,盡量找出苦難的原因,就好似約伯記的三位朋友,嘗試...

CBC
May 4, 20242 min read
12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歐慧萍傳道(2024年3月份)
不住的禱告 對於「不住」一詞,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讀,但相信大家都會認同,不是指由早到晚。我個人覺得「不住地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最貼切的意思是指隨時,也就是我們的心思意念放在耶穌身上,想到就禱告。 可是,作為基督徒也未必有隨時禱告,更遑論是恆常禱告的習慣,但有些...

CBC
Apr 5, 20242 min read
18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周健文傳道 (2024年2月份)
一年回顧 回到大角咀服侍,不覺一年多了!這一年有什麼體會呢?簡單總括,是三個感恩和一個覺醒! 感恩,有機會與街坊再續前緣!離開兩年後,在2022年12月再次回到基磐服侍街坊。當嘗試聯絡以前認識的舊街坊時,發現大家對教會仍有印象。重遇故知,心感興奮。在過去一年,我還有機會結識...

CBC
Mar 1, 20242 min read
33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楊寶華主任(2024年1月份)
昨天讀完太8:14-34靜下來思想,看到耶穌摸一下彼得岳母的手,她的熱病就痊癒,人無能為力的,耶穌卻滿有大能。主耶穌用說話就能驅趕一切邪靈,顯出祂超然的權柄。門徒和衪在船上突然遇到大風浪,耶穌睡著,但門徒就十分驚慌。祂不是不知道當前的險境,卻是心中有數,沒有東西可以令衪手足...

CBC
Jan 27, 20241 min read
45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陳歐慧萍傳道 (2023年10月)
【僕人領袖】 最近聽了一則真實故事。 在某一年的亞運的單車團體賽中,造就了一位「新丁」踏上金牌的舞臺,原來細聽下,本來一向被視為大熱的冠軍得主在賽事中刻意造就這位新秀「標前」和「發力」,拱手相讓把金牌讓給那位不太熟悉的小伙子,成為香港亞運年青的金牌得主。 ...

CBC
Nov 10, 20232 min read
21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殷詠凱傳道 (2023年9月)
【黑雨的啟示】 9月份香港經歷未遇過的大雨,黑雨的時間長達十多小時,一場大雨打亂了香港人的生活,黃大仙成為重災區,紅山半島的山泥傾瀉。上帝真的沒有偏待人,不論貧窮人,有錢人同樣面對。在黑雨期間,讓我反思兩段經文。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那時,人又吃又喝,又娶...

CBC
Oct 4, 20232 min read
40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楊寶華主任
聽不聽由你! 現在教十二小先知書,過去三卷書都提及神憎惡罪惡和不義,必定懲治。雖然審判臨到的時間不由人決定,也未必在有生之年見到,但從歷史就看出神的話必然成就。先知阿摩司說預言時約為主前780年,傳達神對北國以色列國的警告,若不悔改,就會亡國。結果,他們真的在主前722年被...

CBC
Aug 30, 20231 min read
42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陳歐慧萍傳道 (2023年8月)
【吃奶基督徒?吃飯基督徒?】 俗語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基督徒的信仰歷程會否也是這樣呢? 那麼,我們要探討一下為何相信神的人,靈程會不進則退? 我們必需先問,現在我們的屬靈成長到甚麼階段? 「在屬靈的層面上,我們仍舊是嬰兒,還是我已吃飯並慢慢地長大成人呢?」...

CBC
Aug 29, 20232 min read
19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殷詠凱傳道 (2023年6月)
【與主聯合】 經文:約翰福音15章5節 「我就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 高仔自小生長在鄉村裡,生活純樸勤勞,沒有見過自來水,每天都是到村口的河邊擔水回家使用。後來為了生活從鄉村搬進城市,租到一所小房...

CBC
Jul 7, 20231 min read
21 views
0 comments


僕人心語 楊寶華主任 (2023年5月)
最近和一位姊妹傾談,她說靈修時神常常提醒她要認罪。她的話提醒了我,通常每日的祈禱內容多數是祈求,也會感謝神給予的幫助和恩典。有時也會讚美神,因為經歷了祂的作為,不過卻很少認罪悔改,求神赦免。個人方面如是,公禱的場合也一樣。崇拜主席領禱也要包括為群體認罪,群體可指教會、社會或...

CBC
Jun 2, 20232 min read
13 views
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