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感恩再感恩 周健文傳道 (2025年10月)
感謝天父!樂基舖快要走過三個年頭了!我們與區內人士,特別是年長街坊,也進一步建立起更為密切的關係! 最近,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感謝神:一件與街坊有關;一件與樂基舖有關。 先講第一件事:今年十月一日下午,我收到一位街坊的電話,說遇到有人在街上跌倒――細看之下,發覺傷者是在耆樂無窮見過的,傷者似乎也覺她很面熟――來電的街坊後來陪這位傷者,一位獨居長者入院。 翌日,我去探望這位在街上跌倒的街坊。她對我說,「教會的人就是這樣幫助人的!(大意)」 兩位都不是我們的會友,但都有參加耆樂無窮的活動。我感恩,是因為兩位街坊雖然並不熟識,但仍然互相幫忙,使大同新邨成為一個有溫度的社區――這正是我們成立耆樂無窮其中一個目的!我感恩,是因為,在建立一個有溫度社區這件事上,教會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以致雖然不是教會直接幫助受傷的人,但教會也間接得到人的肯定――,相信,神也因此得著榮耀。 第二件要感恩的事:樂基舖已經續了新的租約!在未來三年,樂基舖仍有機會繼續為主發光發熱! 我在想:樂基舖可以怎樣繼續為主發熱發光?三年後,我們會看見怎樣的一個面貌? 今年九月的第一個禮拜五,樂基舖

CBC
7 days ago2 min read


數算主恩 楊寶華主任 (2025年9月)
這幾個月雖然忙碌,也看到神給我們豐富的恩典。 弟兄姊妹齊心搬二樓的傢俱、聖經、詩集、鋼琴、新電視機等預備裝修,主動就位,一剎那就完成,感謝主! 原本很多年輕人不能參加中學生福音營,經禱告後一個未信主、以前參加週六英文班的學生除了自己參加,還帶5位朋友來,都是未信主的。感謝主...

CBC
Oct 21 min read


僕人心語—熊出沒了 殷詠凱傳道 (2025年8月)
六月與家人去溫哥華探親,除了探家人外,更感恩可以探訪黃偉光牧師、師母,又探訪了二十多年沒有見面的母會兄姊,述說上帝的恩典。我們更趁機會享受加拿大的美景,參加了洛磯山脈的本地旅行團,沿途欣賞上帝的浩瀚奇工,上帝如卓爾畫師為冰川、湖泊艷麗色彩。...

CBC
Aug 291 min read


僕人心語 歐慧萍傳道 (2025年7月)
臨別前的思緒 還有不足半年,便退下在基磐事奉的崗位,心情悲喜交雜,情緒相當複雜,心裡總有不捨的心情。由信徒、被神呼召,全職讀神學,神學完畢,回母會事奉,期間有機會進到伯特利神學院進修,整理破碎的成長生命。 事奉過程,並不容易。有眼淚、有委屈、有不解、有灰心喪志,有不被尊重、...

CBC
Jul 312 min read


恐懼 楊寶華主任 僕人心語 (2025年6月)
放假期間有機會安靜、多思想,發現原來心中有很多恐懼 : 恐懼繁多的工作、恐懼不知何時要應對何事、恐懼是否有足夠能力應對、事情真正發生的時候會怎樣…… 感謝神,讓我靜下來有這些發現,並了解到所造成的壓力和緊張。向神傾訴後,我感到心靈輕省了很多。而且,回顧過去不是自己一人面對,...

CBC
Jun 301 min read


髮白神也扶持 周健文傳道 僕人心語 (2025年6月)
今年三月三十日禮拜日下午,兩位長者接受水禮,成為基磐浸信會的會友!其中一位是一百零三歲的弟兄—陳沛。 這件事透露了很重要的信息,讓我跟大家談談。 首先,它提醒我們,天父沒有忽略長者,那怕他或她是百歲高齡的人。祂還是深愛著他或她們!...

CBC
Jun 302 min read


僕人心語—從死看生,活好當下 殷詠凱傳道 (2025年5月)
復活節期間,約瑟組及約拿單組參觀「一切從簡」生死教育機構,我們了解該機構的服務外,十架七言作基礎,認識主耶穌面對死亡,從而曉得珍惜生活,活好每一天。 分離——(馬太福音27:46) 約在下午三點鐘,耶穌大聲高呼,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神!我的神!...

CBC
May 292 min read


僕人心語 歐慧萍傳道 (2025年3月)
病使我想起什麼? 近這半年,沒有什麼病痛,感恩!可以行得走得!但這兩天,終於病倒了,休息了兩天。在病榻上,想著如有少少力氣,不如完成手頭上侍奉的預備。可是,神並不許,因身體還有疼痛,那就好好休息吧! 休息期間,觸發我想到兩件事: 獨居的長者,患病誰可照顧?...

CBC
Mar 272 min read


僕人心語 2025情人節 周健文傳道 (2025年2月)
今天是二零二五年二月十四日,星期五,情人節! 一位街坊帶了老同學,和來自廣州的契女來樂基舖探望我們。她們還帶來了一盒蛋糕請同工們品嚐。話盒打開不久,這位街坊即主動問我們:「樂基舖續約了沒有?」 談樂基舖續約應是兩日前,即十二日,星期三晚上。她知道這事,是因為光亮在十二日早上...

CBC
Mar 12 min read


你心靈滿足嗎? 僕人心語 (楊主任 2025年1月份)
我常常記掛時下的世代,很想問他們「你心靈滿足嗎?」雖然香港是個繁榮的城市,孤單、人際關係緊張、溝通困難、社交恐懼等屢見不鮮。對比以往的年代,物質不及現在豐富,人情味卻較濃厚。人與人之間容易建立信任、結交朋友,真誠對話。現在人手一部手機,用文字多過說話表達,看視頻多過分享內心...

CBC
Jan 261 min read


僕人心聲---殷詠凱 (2024年12月)
上主日有個小朋友問:耶穌是否主後0001 年12月25日出世? 當他問這問題時,我未能立刻解答,回家整理資料後再回答他,也想把這資料和大家分享。首先我們要知道主前主後是怎樣定下來呢?是主後525年,基督教神學家狄奧尼修斯·伊希格斯建議將耶穌出生年定為紀元元年,以取代當時...

CBC
Dec 27, 20242 min read


僕人心語 周健文傳道 (2024年10月)
樂基舖的網絡 樂基舖工作的基礎是幾年前由派口罩給大角咀街坊,而積累下來的一班朋友。當然經過幾年時間,不是每個朋友都願意繼續來樂基舖玩。不過確實也有不少,今天仍然願意結交我們這些朋友! 留下來的這班老朋友,很明顯都非常信任我們!在過去一年的時間,他們不單自己出席樂基舖的活動,...

CBC
Nov 5, 20242 min read


僕人心語--〈煉出精金〉 殷詠凱傳道 (2024年9月)
「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二十三10) 今年報讀浸神的基督教生死教育課程,體會人活在世上有許多的痛,包括生理的痛、心理的痛、情感的痛、經濟的痛、靈性的痛、存在的痛。世人透過宗教、心靈治療、哲學、教育、藝術、科技等方法尋找答案和出路。...

CBC
Oct 8, 20242 min read


僕人心語 楊寶華主任 2024年8月份
「祂從一本做出萬族的人。」 (使徒行傳17章26) 在種族觀念和國家意識抬頭,人們彼此傾軋的情況裏,要和睦共處,無疑是緣木求魚 ; 但至少我們可以培養一種基督徒的情操,就是尊重接納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不再以懷疑的眼光彼此猜忌,我們要相信與我們有差異的人的悔改,並肯花時間不厭...

CBC
Aug 31, 20241 min read


僕人心語 歐慧萍傳道(2024年7月)
不作稱呼我主呀!我主呀的基督徒 有人問:「我已經每天讀聖經,逢週日來教會禮拜,又有返小組,有固定的團契生活,又在教會有固定的事奉崗位,返主日學研經,返早禱會,返教會的年日頗長,我是否一位成熟的基督徒?」 「成熟」的意思,是基督徒全人的生命,一切都以神為核心!...

CBC
Aug 6, 20242 min read


僕人心語 周健文傳道 (2024年6月)
耆樂無窮的街坊 這首打油詩的作者是一位參加耆樂無窮、信了主的街坊。除了作詩,他還親自把這首詩寫出來,再畫出樂基舖的外觀,作為整幅字的裝飾。其實,這位街坊不單寫了這首詩,還藉春聯、賀詞等等去表達自己對教會的心意。 耆樂無窮是去年七月才開始聚會的,至今快一年了!看著這位弟兄的墨...

CBC
Jul 11, 20242 min read


僕人心語 楊寶華主任 (2024年5月)
小心! 最近看新聞,AI (人工智能) 已發展到可以用一位名人的樣子、聲音或短片換上騙徒的說話,猶如是這名人說的來欺騙人,特首李家超先生就曾被人「深偽」。人工智能可以對人類有幫助,例如機械人可協助解決人手荒,但若被誤用就能引人墮入陷阱。這令我想到馬太福音24章耶穌說祂再要來...

CBC
Jun 2, 20241 min read


僕人心語—殷詠凱 (2024年4月份)
題目:學做樹洞,避免安慰人的說話變成涼薄的說話 近日網上瘋傳一幕患癌家屬被教徒安慰的沉痛經歷,當筆者看完後,有很多感受,不斷反思自己有沒有在安慰的時候的說話,變成傷害別人的說話。筆者是位理性人,當面對別人苦難時,往往走向分析,盡量找出苦難的原因,就好似約伯記的三位朋友,嘗試...

CBC
May 4, 20242 min read


僕人心語 歐慧萍傳道(2024年3月份)
不住的禱告 對於「不住」一詞,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讀,但相信大家都會認同,不是指由早到晚。我個人覺得「不住地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最貼切的意思是指隨時,也就是我們的心思意念放在耶穌身上,想到就禱告。 可是,作為基督徒也未必有隨時禱告,更遑論是恆常禱告的習慣,但有些...

CBC
Apr 5, 20242 min read


僕人心語 周健文傳道 (2024年2月份)
一年回顧 回到大角咀服侍,不覺一年多了!這一年有什麼體會呢?簡單總括,是三個感恩和一個覺醒! 感恩,有機會與街坊再續前緣!離開兩年後,在2022年12月再次回到基磐服侍街坊。當嘗試聯絡以前認識的舊街坊時,發現大家對教會仍有印象。重遇故知,心感興奮。在過去一年,我還有機會結識...

CBC
Mar 1, 20242 min rea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