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懷念鄧沛光弟兄 楊樾蓀弟兄 (2025年8月)

  • Writer: CBC
    CBC
  • Aug 29
  • 3 min read

沛光弟兄參與基磐浸信會差不多八年了,最先是致維執事告訴我有位弟兄的愛妻在教會附近護老院居住,由於每日都去看她,需要找一間教會,方便星期天既可探望妻子又可以去守主日。感謝神的恩典把他帶到基磐!後來致維弟兄介紹我們彼此認識,始知道他畢業於香港大學英文系,並且是IELTS(雅思考試) 的退休老師!八年來,每主日崇拜後,我都會跟他打招呼,寒喧幾句,每次談不到三分鐘就各有各忙。直至今年四月下來,他有一段很長時間沒有回教會,我有點擔心,怕他靈裏軟弱,我向他的好弟兄John 和文宗執事了解,始知他身染頑疾,病情不輕,常進出醫院,心中很難過。

 

四月十五日我到聯合醫院看他,那時他精神不錯,我們有機會第一次詳談差不多一小時,直至殷傳道帶來他要的新奇士橙。

 

六月去歐洲前我找緊機會,先後兩次聯同文宗執事、光亮伉儷和John 到樂華邨跟他茶聚。大家熟落了,無所不談,方知他是子詒在窩打老道青年會書院的大師兄,而他已離世的妻子是我中學的大師姐!

 

他知道自己快要回到天父身邊,很豁達,沒有懼怕,早已把自己的身後事安排妥當,他遺下的東西都會交給基磐代為安排處理。在茶聚中更告訴我,他的遺體將會送到中大醫學院作大體老師,遺愛人間!又知道他是糖尿病長期病患者,故此問他曉得聯合醫院的資深糖尿病專家張醫生沒有,他大笑回答說:「當然認識,她每次發現有什麼新藥都找我試,我每次都答應,是她最聽話的白老鼠!」——張醫生是我小學老師的女兒,工餘到處傳講福音,愛神愛人 —— 沛光知道,皮囊是塵土,靈魂才是永恆。

 

感謝神,每天早上七時左右,瑞賢弟兄就會在基磐分享區擺上當日讀經的經文,供弟兄姊妹聆聽。有三位兄姊,就是愛萍、Yoyo和沛光馬上回應,向瑞賢表示謝意!六月二十五日開始,不見沛光的回應,心感不安。過了兩天,靈裏催逼,請子詒替我建立一個WhatsApp 直接與他溝通,每天送他一兩句說話,為他打氣,告訴他,他永不會獨行!以下是第一幀電函內容:

 

親愛的Mathew, 

我是阿蓀,跟你的師妹子詒現正在伯明翰,感恩身在異國,心在基磐,每天見到你對經文的回應就感謝神。你在身體軟弱時仍能堅持下去,使我們汗顏,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每天都為你禱告,求神讓你心中有平安,求神的恩手抹去你身體上一切的傷痕和憂慮,在靈裏得安慰和平安!

知道你英文了得,送上一首詩給你看一看,是在利物浦國家中央圖書館看到的,使我想起我們當年年少時代的狂傲和不羈,又感謝神讓我們能有那些值得懷緬的歲月,生活在香港這地方,更重要的是讓我因信的緣故,在神的家基磐彼此認識,成為主內一家人

 

以下是利物浦中央圖書館鑲在進口地上的一首英文詩

ree

除了詩外又送他兩首在YouTube 找到的歌,一首是”我要傳揚主福音”(I Love to Tell a Story)和 在利物浦無人不曉的 “你永不會獨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目的是讓他在病痛中得到半點的舒緩!

 

一天過去,得不到回應,六月二十八日,按奈不住,去電他的好弟兄John 問個究竟,獲告知他病情嚴重,左邊肺爆了,呼吸困難,手術成功率僅百份之二十,恐怕餘下日子會在醫院渡過,出不來了!我和子詒都很難過。

 

在六月二十九日星期天在我的WhatsApp 上發現以下訊息:

 

Mathew Tang pinned a message

 

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問子詒,她也不知道,後來她查到是「置頂」的意思!我馬上再次給他以下安慰的說話:

 

雨過天青,彩虹高掛,神人和好,再無牽掛,全心仰望,一切泰然。🙏🏻🙏🏻🙏🏻

 

六月三十日再送上笫第二個訊息:

 

今天到了倫敦,在這裏停留約四天,是這旅程最後一站了,回到香港,馬上跟子詒到醫院看你!跟你分享一下我們所見所聞,主如何保守帶領我們,恩典不盡!

 

在同一天稍後時間,收到以下訊息:

 

我爸爸今晨12:34 已經過身,這個手機不會再用。一切從簡,沒有世俗的出殯儀式。

Edward - son

 

手機不能再用了,但這幾天的點滴,在我心中卻揮之不去!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