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撒瑪利亞婦人 楊樾蓀弟兄 (2025年10月)

  • Writer: CBC
    CBC
  • Oct 28
  • 3 min read
ree

上一期<靈泉>阿蓀請弟兄姊妹細讀約翰福音第四章有關主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在雅各井旁談道的故事,在那裏我們可以好好學習主的榜樣,看看祂如何以巨大的親和力使人徹底改變!


主耶穌有這樣大的親和力是因為祂以無比的愛和忍耐拆除人與人之間的藩蘺與高牆!


拆除種族之藩蘺

由於歷史、宗教等原因,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世代不相往來,像今日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關係。特別是當時猶太人自視為神的選民,看不起撒瑪利亞人,視他們血統不純,信仰不純,是碰不得的異教徒。猶太教的法典「塔木德」(Talmud)甚至如此形容他們:「撒瑪利亞人的餅比豬肉還不潔。」那些住在北面加利利海一帶的猶太人,若要到南邊耶路撒冷聖殿過節,會走迂迴的路線,情願多花一點時間,走多點路,經約旦河谷地,目的是繞過撒瑪利亞,不想踏足他們的土地,觸碰到他們,使自己成為不潔。

但是主耶穌自三十歲出來傳道,曾有四次穿梭北面迦百農和南面耶路撒冷,祂摒除種族之間的藩籬,每次都是經過撒瑪利亞,不會繞道。其中一次記載在路加福音十七章,耶穌在耶路撒冷過完建殿節,要回到北面加利利,在撒瑪利亞邊界一個城外醫好十個長大痳瘋的人,當中只有一個人回來感恩,就是一位撒瑪利亞人!


拆除性别之藩蘺

主前722年,北國以色列為亞述帝國所亡,為了易於管治,大量原本住在撒瑪利亞的以色列人被強迫移居亞述其他地方,再將亞述人和別的族裔遷入當地長居,以色列人留下來的大都是老弱婦孺!在當時男性主導的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很低,男人看不起女性,她們沒有繼承權,不能單獨遠行,妻子甚至可以被丈夫單方面解除婚約,趕出家門!在這樣的氛圍下,男人跟本不會與陌生女子傾談,更遑論像耶穌一樣,與這位撒瑪利亞婦人平起平坐,促膝暢談,在當時的社會是匪夷所思的,連耶穌的門徒都感到大惑不解!(約翰福音4:27)


拆除環境之藩籬

耶穌於耶路撒冷剛過完逾越節要回到北面加利利,途中經過撒瑪利亞一座城叫敘加,舊約時代稱示劍,在那裏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在城名雅各井旁相遇。那時是猶太曆法的正月(尼散月,陽曆3至4月),天氣很熱,又是正午,太陽已經出來了,井的周邊邊無遮蔭地方,所有人在這個時候都會留在城內或家中,只有這位婦人因特別原故,冒著烈日出來打水!再看看耶穌當時的精神狀況,祂身體疲乏,肚子也餓了,渴了(約翰福音4:7)。在這環境下,主耶穌本著祂的大慈愛,坐下來向這婦人談生命之道,又因為祂無比的親和力,吸引她停下來,聆聽活水之源的故事,如沐春風!寫到這裏,想起舊約先知約拿為了一棵蓖麻樹枯乾失去樹蔭,日頭暴曬他的頭,使他發昏而求死,形成何等大的對比(約拿書第4:6-8)!


拆除地域的藩離

對談中,婦人問耶穌:「敬拜和獻祭應該是到基利心山還是要到耶路撒冷?」(註)耶穌的回答是,兩處都不是!真正的敬拜是在人的心!在這裏主宣告地域不再是攔阻我們向神禱告和敬拜的原因,真正的敬拜是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約翰福音四章21至24節)


結語

作基督徒不能常把自己困在家,孤芳自賞,倒要努力拆除人與人之間的蕃蘺,摒棄偏見和驕傲,學習耶穌無比的親和力,走入人群作好見證,以生命影響生命,得人如得魚!

很敬佩兩個月前息勞歸主的柳鎭平牧師,他是魏彼得牧師的神學院同學,故常有機會聽到柳牧師在基磐講道,受益良多。柳牧師很有親和力,崇拜後他會留下來,與我們懇切交談,給我們一群年青人莫大鼓勵。去年九月某日,中午時間,烈日當空,經過太子道和彌敦道交界、旺角警署對面,聽到一把熟悉的聲音,回頭一望,原來是柳牧師,差不多四十年沒見了!真不敢相信,年近九十,身體已經有點佝僂,還如此忠心,走到人多之處,用那有點微顫的聲音,向匆匆走過的途人傳福音,令我們汗顏,叫別人敬重!


(註):

原來撒瑪利亞人在十四世紀曾有一次宗教改革,並於1355年聲稱發現摩西哥哥亞倫的孫子編制的Abisha Scroll 並且修改部份約書亞記內容,指摩西曾按神的啟示,告訴約書亞要在基利心山建壇,讓撒瑪利亞人世代以此為敬拜獻祭的中心,而非耶路撒冷。


Comments


bottom of page